突发性耳聋需尽快就医干预,以最大程度挽救听力

发布时间 : 2025-07-02  浏览次数 :

突发性耳聋(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,简称SSNHL)是指在72小时内,某一侧耳朵在连续三个频率上出现≥30分贝的听力下降。大多数患者为单侧发作,双耳同时突发听力损失仅占2%,较为罕见。

突发性耳聋是听力紧急事件,需尽快就医干预

SSNHL的年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5至20例,常伴有耳鸣、眩晕、耳闷感等症状。该病多数原因不明,临床上90%的SSNHL被归类为特发性。

由于治疗存在“时间窗”,SSNHL应被视为耳鼻喉科紧急情况,需要尽快识别与干预,以最大程度挽救听力。

主要病因有哪些?

虽然大多数SSNHL为特发性,但也可能由以下因素引发:

  • 病毒感染:如流感、腮腺炎、风疹、巨细胞病毒

  • 自身免疫性疾病: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、血管炎等

  • 耳部肿瘤:如听神经瘤

  • 代谢疾病: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高血脂

  • 中风或脑血管病

  • 药物毒性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环磷酰胺、化疗药、利尿剂

  • 外伤:头部撞击、压力变化等

典型症状与体征

  • 听力突然下降,通常为单侧

  • 伴随耳鸣(“嗡嗡”或“嘶嘶”声)

  • 可能出现眩晕、头晕

  • 有些患者感到耳闷、听觉失真或声音变调

诊断流程

  1. 详细病史采集

    • 发作时间、是否伴发感冒或外伤

    • 是否曾服用耳毒性药物

    • 有无耳鸣、眩晕等伴随症状

    • 家族病史、自身免疫病史

  2. 耳部检查

    • 检查耳道是否有耵聍堵塞

    • 鼓膜是否完整,有无中耳积液

    • 使用音叉进行Rinne、Weber测试,区分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

  3. 纯音听力图

    • 明确听力下降的类型与程度,确诊是否为SSNHL

  4. MRI检查

    • 筛查是否存在听神经瘤等脑部占位病变(推荐优先MRI,CT仅限MRI禁忌者)

治疗方法:越早越好

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4天内,越早介入效果越好。

✅ 首选治疗:口服糖皮质激素(如泼尼松)

  • 剂量建议:1 mg/kg/天(最大剂量不超过70mg),连续使用7天后逐步减量停药

  • 禁忌人群:严重高血糖、高血压、胃溃疡、结核病患者

  • 如禁忌口服者,可考虑鼓膜内注射地塞米松

➕ 辅助治疗

  • 高压氧疗法:在发病2周-1个月内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,有一定疗效(但资源有限)

  • 对症支持:如眩晕可加用止晕药,心理干预改善焦虑和抑郁

注意:不建议常规使用的治疗方法

  • 抗病毒药物

  • 血管扩张剂

  • 抗凝或溶栓药物

这些手段缺乏循证支持,可能增加风险。

治疗后随访与预后

  • 建议在完成激素疗程后再次复查听力图,评估恢复情况

  • 大约1/3患者能在两周内自行好转,1/3部分恢复,另1/3无明显改善

  • 长期症状如耳鸣、眩晕可能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,需多学科支持

重要提醒:何时转诊ENT专科?

✔ 初步确诊为SSNHL
✔ 口服激素治疗无效
✔ 存在复发或双侧发作
✔ 有神经系统症状或疑似肿瘤
✔ MRI提示异常

总结要点

  • SSNHL是一种“耳科急症”,应尽早识别与处理

  • 90%患者病因不明,但激素治疗在发病早期可能有效

  • MRI是排查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

  • 高压氧与鼓膜内注射可作为补充治疗

  • 早诊断、早治疗,是挽救听力的关键